????永昌元年,太后進一步加快了改轅易轍的腳步,為了將潛在的反對派勢力消滅殆盡,她以“寧可錯殺一百,絕不放過一人”的鐵之手腕,繼續實行“酷吏政治”,尤其對于李氏宗室的清剿幾乎未曾間斷。
????載初元年秋七月,殺豫章王李亶,遷其父舒王李元名于和州。丁亥,殺隨州刺史澤王李上金、舒州刺史許王李素節并其子數十人。
????丘神勣接著狀告舒王李元名反,恒州參軍高元禮的家仆侯思止趁機誣告恒州刺史裴貞聯合舒王謀反,侯思止自此得到太后重用,授游擊將軍,朝中又多一名兇名不下于來俊臣的酷吏。
????這些酷吏性情殘忍,極盡造謠生事zj、無端陷害之能事。
????其中臭名昭著的來俊臣甚至專門編寫了一部告密專著《羅織經》,作為培養酷吏人才的教本。
????朝中被殺的和遭流放的動輒幾十,幾百,甚至上千人。
????九月,宰相傅游藝率關中百姓九百余來到神都上表懇請圣母神皇改國號為周,賜皇帝姓武氏,神皇未允。
????故文zj武百官、帝室宗戚、遠近百姓、四夷國王、沙門道士共計6萬余人,俱上表請愿,皇帝李旦亦上表自請賜姓武氏。
????九日,太后御則天門,大赦天下,改唐為周,改元天授,定都神都。
????同時上尊號曰圣神皇帝,降皇帝李旦為皇太子,賜姓武氏;并立武氏七廟于神都。追尊神皇父贈太尉、太原王武士彟為孝明皇帝。兄子文zj昌左相武承嗣為魏王,天官尚書武三思為梁王,堂侄武懿宗等十二人為郡王。
????武周代唐,是真真正正的眾望所歸,其中,最懇切而迫切的自然是武氏族人,他們人人封王拜相,從此有了名正言順繼承皇帝大統的希望。
????其次是殘存的寥寥李氏宗室,武媚得償所愿,想來可以放過他們了吧!?
????另外的也就是朝中諸多大臣了,新皇登基,新朝新氣象,通常會實行仁政,或許他們可以松一口氣,不必再zj把腦袋別褲腰帶上去上朝了。
????普天同慶下,同樣得償所愿的鄭如意,攜一子一女,從南宮縣榮歸洛陽。
????按理,兒子崔衡尚幼,本不宜受這長途顛簸之苦,萬一得了傷寒或落下別的什么病,不是她承受得起的。
????可是大女兒崔玥卻等不了了。
????眼看女兒馬上就要及笄了,這及笄之禮自然不應在南宮縣那種小地方辦,因為行過此嘉禮便意味著府中有女初長成,是對外宣告女兒已到許嫁之年,好人家可以上門提親啦。
????若在南宮縣,南宮縣哪里有配得上他們清河崔氏的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