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知道他是不想把公事上的一些情緒帶給她,可她也想為他分擔分擔。“這案子在當地引起了很大的轟動,許多學子乃至大儒都紛紛寫了文章,聲討這名婦人,不止是在畢州府當地,是大范圍的轟動,京城里滿朝文武,有一大半也讓大理寺盡快復核死刑,最好是斬立決。”宋惜惜道:“這么大范圍的轟動,一則是這個案子影響確實很大,二則就是有人在操控輿論。”“嗯,我命人去打探回來的消息,確實有人在操控輿論,但更多的還是因為這婦人挑戰了夫權,父權,她把一家子全部都殺了,包括自己的孩子,很是惡劣。”“操控輿論的誰?”宋惜惜先問這個。謝如墨飲了一口胖大海,聲音還顯得有些嘶啞,“是燕王。”“不出所料,他想要攪動風云,就一定要制造一些讓百姓聲討朝廷的惡性事件,這案子證據充分了對嗎?”“她已經畫押認罪。”謝如墨輕嘆,“而他的公爹和丈夫,都是當地有名的善人,反而這個婦人平日比較小氣,據鄰居的供詞所證實,她是不同意自己的公爹和丈夫拿銀錢出去行善的。”宋惜惜問道:“證據你都看過,充分是嗎?”“算充分。”宋惜惜這就奇怪了,“那你猶豫什么?是你覺得燕王利用了這個案子所以遲遲下不了決斷?”不過她馬上發現老謝話里的漏洞,“算充分?也就是說不完全充分。”謝如墨點點頭,總是對宋惜惜不吝嗇自己欣賞的眸光,“沒錯,一家連同她在內,共十三個人,她殺了十二個,公爹,丈夫,三個兒子,這五個人身體壯健,還有婆母,未出嫁的女兒兩人,剩下的是小廝和侍女,問題就在于,這案子發生在黃昏,不是深夜大家都睡著了,吃了飯之后,她忽然發難從廚房里拿了菜刀,把所有人都砍死了,這婦人不曾練武,且身體有病需要久服藥的。”“一個有點刻薄的久病之人,就算能殺得了一個,也會馬上被制止,是不是都被下毒了?都昏過去了?”“沒,全部清醒,而有鄰居親眼目睹,那婦人像是瘋了一樣,力大無窮,見一個殺一個,若不是那幾個鄰居跑得快,跑回自己的家中鎖上了門,估計連他們都要被殺掉,而當地衙門驗證過傷口與作案兇以器是吻合的。”宋惜惜明白他為什么遲遲沒準予復核死刑了。因為這滅門案確實存在疑點。只是引起這么大的轟動也是有理由的。有鄰居親眼目睹,她自己親口承認,加上兇一器與傷口都吻合,基本是跑不了。“對了,吃了飯之后才發生的兇案,可有查過那些飯菜?”“沒查過,因為尸體沒有中毒。”謝如墨道:“我在懷疑那婦人會不會被下了什么毒使得她發狂然后力大無窮?已經請教過幾位太醫了,但他們都說沒聽過這種毒。”兩人眸光一對,異口同聲道:“請教丹神醫!”謝如墨當即更衣去一趟藥王堂,他是一點都等不了。因為此案激起民憤,百姓熱議,紛紛叫喊著要對那婦人處以極刑,而刑部也在步步相逼,滿朝文武多半沒站在他這邊的。就算有疑點,也沒有人愿意去追查,因為已經目擊證人犯婦人也親口認罪,在這些面前,那疑點顯得無足輕重。去過藥王堂之后,翌日,謝如墨把刑部尚書和兩位侍郎請到了大理寺。